1、優(yōu)化設計并非是把別人的設計拿過來,按照原設計思路死扣用鋼量(俗稱“蚊子腿上剔精肉”),因為這樣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設計的安全度,“荷載優(yōu)化”是選取適當的荷載,應當兼顧業(yè)主對結構小幅改動的可能性,比如吊掛燈具、功能分區(qū)重新布局。把恒載取得很小,用鋼量沒有減小太多,功能限制則限制太死。優(yōu)化首先考慮變化方案,簡化結構傳力模式和傳力途徑,做到大處節(jié)省,具體到桿件節(jié)點則要放寬。如果原結構各部件安全儲備相差嚴重時,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安全儲備標準來調整各構件型號,該加大的加大,該減小的減小。結構安全是整體安全,個別桿件強大沒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5.0.6條:檢測單位鑒定達不到要求時,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為滿足安全時可以驗收。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中講:檢測單位鑒定達不到要求時,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為滿足安全時可以驗收。對未達要求的行為承擔 “違約責任”。
3、網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壓制鋼板制作,鋼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強規(guī)》規(guī)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怎么辦呢?制作時可以把鋼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質檢找麻煩了。
4、什么樣的維護系統(tǒng)需要考慮陣風系數?(1)、對脆性材料。如玻璃幕墻,必須采用陣風系數。(2)、對陣風作用下,對荷載臨時提高能夠承受的鋼材等,不需要考慮陣風系數。(3)、不該考慮陣風系數的維護系統(tǒng)考慮了陣風系數,安全度比主結構高出一倍,不利于主體安全。
5、撓度有三種:(1)、與安全有關的控制標準。(2)、反映安裝質量的控制標準。(3)、外形美觀的控制標準。比如,單層網殼僅僅計算穩(wěn)定性缺陷考慮1/300,撓度大了影響結構安全。但對雙層網殼僅是對施工質量的控制。
6、設置20噸以上的吊車的廠房在國內不允許按《門式剛架規(guī)程》設計,主要在于國內吊車梁安裝偏差和吊車軌道安裝偏差造成卡規(guī),使水平力增加4-5倍,導致廠房劇烈晃動,沒法正常使用?傊魏蜗冗M的設計方法都無法超越實際施工水平來實現(xiàn),要求符合國情(或者“公司加工實力”)。比如對20噸駕操吊車的門架按美國規(guī)范控制柱頭位移為H/240(國內H/400),晃動得沒人愿意駕操,省那一點點鋼材和廠房適用性相比就顯“設計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7、生物界的工程原則就是我們追求的工程設計原則:(1)、節(jié)省。用最少消耗達到最大效果。(2)、安全。做可以超載性生物體(建筑物),即使部分損壞也不危及整體生存。(3)、簡單快捷。
8、網架規(guī)程》中:“溫度應力計算”僅限于四邊支撐網架。
9、網架活載取值不要小于0.5KN/M2.。
10、網架、網殼計算風載不大時,永久荷載占總荷載50%以內時,不需要按“1.35*恒載”考慮。
11、如果附加荷載超過25Kg/M2,應當考慮檁條上是否有集中荷載按集中荷載計算。
12、中國的《荷載規(guī)范》對風載的規(guī)定和美國規(guī)范比較:美國規(guī)范,向上的風吸力大些,兩端水平風力大,中間風力小!堕T式鋼架規(guī)程》側移近似計算方法只適合初步估算,正式的側移計算應用彈性整體計算方法。
13、《門式剛架規(guī)程》中風壓組合規(guī)定以“а<100”為前提。此時墻面風壓降低10%。所以,如果“а>100”時,計算墻面風壓應該按門規(guī)規(guī)定的再加10%。
14、門式鋼架風載取值,對風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規(guī)定:L/H≤4時應該用《荷載規(guī)程》;L/H>4時應該按門式鋼架規(guī)程。
15、開敞式:指的是開口面積≥80%的墻面面積。部分封閉式:A、開口集中在一墻面上。B、該墻面洞口面積大于其他墻面洞口面積之和。C、開口面大于本墻面5%。D、不均勻的大開口,內部風壓加大為+0.6、-0.3(不再是±0.2)。
16、“端區(qū)寬度”<“柱距”時,以一半為界,檁條墻梁哪邊多就按哪邊算。
17、門式剛架的抗震設計原則:(1)、采用底部剪力法。因為門架屬于低矮型剪切變形為主,質量剛度分布均勻,兩個振型周期相差太大,以第一振型為主,所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2)、7度及其以下不需要地震計算(8度及其以上才計算地震)。但不是說就可以不采取抗震措施。(3)、門架抗震措施主要是加強節(jié)點:A、構件之間盡量采用螺栓連接;B、梁柱節(jié)點,在梁下翼加掖板;C、梁柱連接點處寬厚比適當減;D、柱間支撐與構件連接處節(jié)點按1.2倍桿件承載力設計;E、柱間支撐和柱連接處的柱腳錨栓要做抗拔驗算,并防止錨栓抗剪,設置抗剪鍵。
18、風振系數:(1)、H/B>1.5的高層房屋需要考慮風振系數(有計算方法)。(2)、T>0.25S的大跨度屋蓋結構(沒有計算方法)。(3)、比較柔性的看臺挑棚結構,最大風振系數1.9。(4)、一般大跨度網架網殼或者鋼結構,最大風振系數取1.5。不是“陣風系數”啊,伙計。
19、迎風面墻體門窗突然打開情況下的“剛性模型”“氣彈性模型”風洞實驗表明:屋面內表面風壓為平均風壓的5倍,位移為平均的5-10倍。所以不稀奇某外資公司好幾座還來不及裝門窗的廠房屋面板放了風箏。
20、門式剛架和普通框架的風載比較:
門式剛架規(guī)程》 《荷載規(guī)范》
柱 迎風面 0.25 背風面 -0.55 迎風面 0.80 背風面 -0.50
梁 迎風面 -1.00 背風面 -0.65 迎風面 -0.60 背風面 -0.50
故有結論:對柱,《GB50009-2001》是《CECS102:2002》的1.63倍,前者偏于安全。對梁,《CECS102:2002》是《GB50009-2001》的1.5倍,前者安全。輕型結構計算適用于門式剛架,但未必是門式剛架;按《門式剛架規(guī)程》取用風荷載的結構可以是普通鋼結構,只要是低矮房屋,L/H<4都可以使用。
21、屋面雪載和地面雪載不同:(1)、屋面雪容重比地面大。因為雪融后被吸收入積雪海綿體再重新凍結。(2)、屋面積雪通常比地面雪薄。因為屋面積雪被風吹走一部分。《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積雪分布系數 ,其中:Sk為屋面雪壓;S0為地面雪壓。
22、當輕型結構屋頂高度>18m時,風載體形系數須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構造措施可以按《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 102:2002)規(guī)定采用。對柱腳鉸接,L/H>2.3以及柱腳剛接,L/H>3.0時按《門剛規(guī)程》風載取值,如果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結構偏于安全。
23、采暖系數:中國規(guī)范不區(qū)分采暖分區(qū)與非采暖分區(qū);美國規(guī)范區(qū)分,非采暖分區(qū)雪載加大為1.2倍。用美國軟件計算是不是要小心些呢!
24、ASTM A653 Grade33(37,40,50)相當于中國的Q235(Q255/Q275/Q340),多用來做彩板和薄壁型鋼系列,CFS計算時對照著看吧。1KSI=69N/mm2是個不小的單位。
25、冷彎薄壁型鋼的彎曲半徑可以按Rmax≤min(2t,2.38mm)計算。所以,當t<1.2mm時,Rmax≤2t;t≥1.2時,R=2.4mm。可以用來計算異形薄壁型鋼或者彩板的展開寬度。CFS建模也用到彎曲半徑,用它比自己瞎暈一個值強!
26、柱底板厚度除計算滿足外,還要不小于16厚,不小于柱翼緣厚度的1.5倍。另外,跨度(單跨)大于30米時,錨栓不得小于M30。
27、薄壁型鋼防腐金屬鍍層,惡劣環(huán)境≥G90,一般環(huán)境條件≥G40或者G60。薄壁型鋼腹板開孔不大于38*102mm,應居中,否則補強。補強方法:孔邊向外25.4mm,#8螺釘@25.4mm連接。Hh≤0.5H,Lh≤max(00.5H,102mm)。來自《住宅鋼結構設計與施工》
28、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用螺釘應不小于#8,應穿過鋼構件最少3個螺紋。
29、砌體維護部分和鋼柱的連接需要有一定柔性,需要一個適當的間隙,間隙應大于側移值。
30、降雪頻繁的地區(qū)不適合采用采光板。
31、屋面板材料和涂層:熱鍍鋅基板牌號宜用StE280-2Z和StE345-2Z。涂層:(1)、不銹鋼板、鋁鎂合金板宜用于高層建筑。(2)、鍍鋁鋅原色板、鍍層165g/ m2宜用于使用年限較久的建筑。(3)、鍍鋅板鍍層275g/ m2,宜用于較高建筑。(4)、鍍鋅板鍍層180g/ m2,宜用非重要建筑。(5)、彩色涂層板,涂層采用聚偏氯乙烯,宜用于較高建筑。(6)、涂層采用硅改性鋼板或者高耐用性聚酯,用于一般建筑。
32、一般端板的厚度不小于“理論計算”所得的連接螺栓直徑的1.0倍,且不小于16厚。特別是承壓性高強螺栓。并不是“厚度不小于螺栓直徑”啊!
33、焊接栓釘(剪力釘)是,應該用耐熱穩(wěn)弧焊接磁環(huán);當采用彎起鋼筋時,一般采用Q235鋼,采用槽鋼時,一般采用4#槽鋼。
34、門式剛架的阻尼比可取0.05,多層鋼結構則根據具體情況。
35、組合梁:不許直接承受動力荷載。計算內力用彈性方法,截面強度和連接件強度按塑性方法計算。撓度裂縫按彈性方法。施工階段需要驗算強度、穩(wěn)定性、撓度;炷翉姸仍鰪姷75%以前,施工活荷載可以取1.0,當下部設置支撐時(而且支撐距離≤3m),可以不驗算。be=b0+min(6he1, )+min(6he2, ),其中he1和he2指“板總厚度-壓型鋼板波高”。
36、對于僅承受靜荷載且集中力不大,跨度≤20米的等截面組合梁,可以采用部分抗剪連接組合梁。按彈性方法計算組合梁內力時,考慮塑性發(fā)展的內力調整系數≤15%。
37、組合梁的撓度限制:施工階段≤L/200。使用階段:
(1)L≤7M時,撓度≤min(200,L/250);
(2)7M<L≤9M時,撓度≤min(250,L/300);
(3)L>9M時,撓度≤min(300,L/400);
38、組合梁負彎矩段,下翼緣受壓,次梁可以為側向支撐點,如果次梁和主梁高差太大時,采用隅撐支撐下翼緣,支撐點間距≤16Bs(梁受壓翼緣的寬度)。寬厚比: ≤9(Q235)和7.4(Q345)。
(未完待續(xù))
參考書籍:
丁蕓孫 劉羅靜 朱洪符 胡浩《網架網殼設計與施工》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所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結構》
John H. Hacher Julie A Gorges 《Residential Steel and Construction》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鋼結構招聘網》